| 返回主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登录

首页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高敏感”学生群体:教师如何支持特殊心理需求学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30

528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综合办公室开展了第十一期教学学术工作坊北校区图书馆TS-208培训室设主会场,西校区第二会议室为分会场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加。本期工作坊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赵晓晗主讲,教师发展中心黄刘露老师主持,各学院共20人参加。

20250603092010340.png 

心理咨询中心赵晓晗主任主讲

赵晓晗主任以“高敏感学生群体:教师如何支持特殊心理需求学生”为主题,深入剖析了“高敏感”学生的心理特征,即对环境、情绪和感官刺激的高度敏感,常表现为过度思考、追求完美和易受批评影响。她强调,这类学生常被误解为性格软弱或存在心理疾病,其心理需求也易被忽视。

为更好地支持“高敏感”学生,赵主任提出了一系列课堂内外的包容性策略:课堂环境方面,建议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座位、营造具有安全感课堂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方面可以采用“三明治法”给予反馈,并留意学生的情绪状态,避免触及敏感话题;在处理冲突方面,教师应保持冷静,运用“我感受到”的表达方式,有效缓解紧张气氛。赵主任提醒要警惕“拯救者心态”,避免过度承担责任。她建议使用“有限承诺”话术,并设定回复邮件的时间段,以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同时,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转介路径,包括校内心理咨询中心、学业辅导室等。

最后,赵主任安排了一场体验式活动。她邀请参会教师们现场绘制以“雨中人”为主题的画作。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教师们沉浸于创作之中。随后,赵主任解释到通过这副画可以了解老师们在压力下的状态和应对方式。赵主任引导教师们解读自己的作品,从雨滴的大小、雨量的多少,到雨中人的姿态等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通过这种方式,生动地揭示了教师们当前的压力状况、应对资源和内在力量,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与思考,也提供了一个觉察自我、探索内心世界的契机。

在互动环节,赵主任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她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603092016706.png

 

现场互动交流

第十一期教学学术工作坊取得了圆满成功,参与者高度认可活动内容和授课老师的专业性。问卷反馈显示,100%的参与者本期工作坊的内容表示满意大部分参与者认为内容对他们很有用,并认为讲解细致、结合实际、易懂,建议有操作性。(文/教师发展中心钟欣桐、黄刘露 图/教师发展中心钟欣桐)